1
1

1

2
2

2

3
3

3

新闻中心

资讯分类

联系我们

内页左侧栏内容

发布时间:2019-07-11 00:00:00

0311-68090956

河北德瑞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星际中心

固话:0311-68090956

传真:0311-68090956

 

联系人:

屈志勇13931972519

QQ:171999920 

 

张 鹏18630153881

QQ:529865825

 

靳伟红 15930811332

QQ:510580682

 

 

/
/
/
农资行业正在变革,盘点一下2018年农药行业的关键词

农资行业正在变革,盘点一下2018年农药行业的关键词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12-06 11:3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中国农资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任何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循序渐进的推动和进行。   我们在盘点2018农药行业关键词时发现,今年的关键词与过去几年的极其相似,由此可以发现,农资行业的变革基本是围绕几点事物和方向在进行。每年的不同可能就在于:寒冬比我们想象中更冷,变革速度比想象中更快,形态更加成熟,深度也更进一步了。 这些深刻的变革,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农资人的共鸣和意识认同。行业关键词的梳

农资行业正在变革,盘点一下2018年农药行业的关键词

【概要描述】中国农资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任何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循序渐进的推动和进行。   我们在盘点2018农药行业关键词时发现,今年的关键词与过去几年的极其相似,由此可以发现,农资行业的变革基本是围绕几点事物和方向在进行。每年的不同可能就在于:寒冬比我们想象中更冷,变革速度比想象中更快,形态更加成熟,深度也更进一步了。 这些深刻的变革,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农资人的共鸣和意识认同。行业关键词的梳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12-06 11:34
  • 访问量:
详情

 中国农资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任何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循序渐进的推动和进行。

    我们在盘点2018农药行业关键词时发现,今年的关键词与过去几年的极其相似,由此可以发现,农资行业的变革基本是围绕几点事物和方向在进行。每年的不同可能就在于:寒冬比我们想象中更冷,变革速度比想象中更快,形态更加成熟,深度也更进一步了。

  这些深刻的变革,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农资人的共鸣和意识认同。行业关键词的梳理,不仅是我们对行业2018年的盘点总结,更多的是对当下农资行业形态和未来的分析展望。

    2018年,农资(农药)行业年度十大关键词:行业整合加速、环保洗牌、植保飞防、品类聚焦、消化库存、农产品低迷效应、农服元年、两极分化、作物套餐和解决方案、产销分离。

    关键词一

    行业整合加速

    2018年,农资行业整合加速,世界农化行业发生巨变,格局重构,我国农化行业受多方面影响在动荡中沉浮。

    并购重组、环保高压、新《农药管理条例》、供给侧改革给整个农化行业带来的影响贯穿全年,且仍然在持续,多方面的因素叠加,让我国农化行业整合速度加快,势头来得比很多人预想的要猛烈。

    从全球农化巨头的世纪大并购,到国内企业报团取暖的兼并重组潮。并购整合风从国际蔓延到国内,并有加剧之势。

    拜耳历时两年完成了对孟山都的收购。随着中国化工和先正达、杜邦陶氏、拜耳和孟山都的合并,全球农化行业第一梯队格局由六大巨头(先正达、陶氏、杜邦、拜耳、孟山都、巴斯夫)变为四大巨头。

    并购重组案例不止于此,纽发姆收购富美实欧洲部分除草剂产品组合,UPL收购爱利思达,利民股份现金收购河北威远生物等100%股权,扬农化工拟收购沈阳化工院,中化国际把参股企业江山股份的股权转让给福华科技......这个时代需要行业进行整合,进入规模效益阶段。巨头之间的并购重组让强者更强,资源更加集中,这是中国农化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未来农资行业的发展,原料端会越来越集中,一些化合物、产品产能、资源将被大型生产企业垄断,尤其是各项环保设施比较健全的企业,这是并购重组的利好结果。在利民股份收购河北威远之后,其将在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三个板块齐头并进。而在2017年,利民股份收购了河北双吉79.50%的股权后,拥有40,000吨/年的代森类产品产能。

    通过不同的兼并重组,让相关产品变得强大,形成局部产品的统治力量,以颖泰嘉和生物为例,未来的发展希望通过兼并重组方式,让其主要的单个产品占到世界销售额的60%-70%。

    通过并购重组还可以完善产业链,如UPL收购爱利思达将帮助其增强解决方案,两家公司强势互补,新公司将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解决方案公司。

    从销售额来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的农药企业逐渐减少,从2015年的832家减少至2018年的772家。而亏损企业由2015年的74家增加到2018年104家,亏损企业数量增加近三成!

    日益严酷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使得一些制剂企业在内的中小型企业不得不四处寻找大型企业进行资源优化重组并购,原药制剂一体化趋势加强。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李钟华认为,并购、环保、新条例等造成的影响将在今后两年间逐渐显现,预计今年到明年终端市场涨价趋势将会凸显,届时企业及行业的销售压力更大。

    原材料价格上涨给农化行业带来的影响只是一个方面,我国农化行业正在经历一个重大的升级,并且这个升级刚刚开始。不仅是我国,全世界农化行业都在升级,抱团群暖。

    当下农资行业的现状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做得好的企业迅速发展,但肯定有做不下去的,未来两三年,农化企业将面临大规模的倒闭潮!但市场始终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因此,让自己站在优秀者的行列,才有可能坚持到最后!

    关键词二

    环保洗牌

    2018年农资行业遭遇的最痛经历就是环保洗牌,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震动,更是把中国农资企业卷进了洗牌的漩涡。

    环保核查掀起了大批企业的关停倒闭潮,淘汰整合力度加强。尤其中小企业是受此影响的重灾区,大批达不到进园标准的中小企业被迫关停,或者因为无法承担各种门槛经费而关停的也不在少数。

    据了解,2017年,4轮次的中央环保督查,31省份全覆盖,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13000人被约谈或问责,18000家公司被处罚,2万多家关停,3万多家限期整治,8.7亿元人民币罚金,力度和决心之大,范围之广,让中国化工包括农资行业陷入持续大震荡。

    在这场环保洗牌中,中小型落后企业将面临淘汰危机。据不完全统计,到2018年底预计化工园区数量减少为480家左右。山东就有50%化工园区遭裁撤,1500家企业被关停,河北、湖北等地也成了环保洗牌的重灾区。河北注销96家危化品生产企业,其中农药企业10家,湖北近200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被注销,其中农药企业7、8家。

    随着环保风暴的愈刮愈烈,各种停产限产导致原药供应紧张,今年的农药不管原药还是制剂价格一路飙升,甚至一度面临有价无货的局面。

    环保导致的一系列洗牌,同时也是企业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洗牌,原来不规范的、扰乱市场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如明德立达董事长母灿先所说的,国家政策层面的约束,对于做大品牌、正规的国际化公司来说,本身是个利好,因为它??适当的避免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是一个行业的进步。

    制剂企业面临的压力更大,原料上涨,利润压缩。要么发展做规模,要么寻求并购,要么转型、创新,如何摆脱原来的红海竞争,进入新的竞争领域成为企业努力的方向。

    环保带来的一系列蝴蝶效应下,让农资经销商在选择企业合作上更加谨慎,越来越多经销商重新梳理产品结构,进行产品过滤重组,重新选择合作对象。经销商的关注点也从原来过度关注价格,到今年更多关注长远合作,合适的、有发展前景和未来的企业成为经销商合作的重要参考,这对于正规企业是一次机会,对不具备资金、原料等优势的中小企业是艰巨的挑战。2018年,企业从与渠道端的合作上可能已有所体会,2019年将会更加凸显。

    2019年,环保洗牌带来的影响仍将持续,没有资金优势的企业更加举步维艰,农资竞争将会更加残酷,未来的农化行业,资本型、资源型、服务型的创新企业优势凸显。

    关键词三

    植保飞防

    毫无疑问,植保飞防依然是2018年行业的关键词。

    用一句话形容2018年的飞防是:火爆与尴尬并行。

    数据上,2018年市场上植保无人机保有量突破三万架,飞防作业亩次突破2.6亿亩次,是绝对的爆发式增长,这种增长应该会在2019年得到延续。

    与此同时,2018年没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植保无人机厂商迎来了倒闭潮,从各种农机和植保的展会上,我们发现植保无人机参展商少了,不少植保无人机厂商轰然落幕或悄然退场,对于绝大多数无人机厂商来说,盈利依然艰难。

    专业化统防统治方面,政府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力度加大,以河南、黑龙江、安徽等地为代表,未来可能会常态化;补贴方面,植保无人机补贴的区域范围和资金力度加大;作业价格方面,随着植保无人机整体价格的下降,行业准入门槛变低,植保无人机技术效率都有不小的提升,植保飞防队大幅增加,行业掀起了疯狂的价格战,价格低到很多飞防队不得不退出,虽然作业亩次增加,但盈利依旧艰难,代理商单靠销售植保无人机工具也变得十分艰难,很多人带着情怀和梦想来到了这个行业,可是难以为继,还有很多人带着无知和侥幸想在这个行业掘金,也仓促收场。

    单单依靠植保无人机作业想在行业生存是困难的。2018年,飞防作为入口,融合到农业产业服务的链条中,尤其是与农资经营的融合,几乎成为一种共识,也是未来的出路。我们看到2018极飞科技年度大会的主题是“数字农业的未来”,他们不仅仅是植保无人机,更多的是致力于全球农业的智能化、数字化;

    我们也看到此前以“互联网+飞防”链接飞手与用户的农田管家,业务范围已经拓展至生产数据监控、订单种植、植保服务、农机收割、现代化采棉作业、供应链金融等领域;我们也看到农飞客、标普农业、农博士、卓沃植保这样的平台,以飞防服务为入口,将农资经营服务深度融合,构建作物解决方案。

    在火爆与尴尬并行中,2019年会有更多的农药企业涉足飞防领域,更多的农资人和植保人涉足飞防,不专业的不懂植保的个体飞手和飞防组织应该有不少要淡出行业,质量防效是飞防之根本,组织模式是飞防之路径,盈利效率是飞防市场之核心。

    而飞防行业也在2018年过了炒作的阶段,进入理性发展期,同时飞防行业也进入了净化整合淘汰期,未来谁能扎根下去,谁能整合资源,把农业服务串起来,谁能扎扎实实地做好飞防服务并拓展其他农业服务,谁将在这个行业生存下来。

    关键词四

    品类聚焦

    聚焦优势品类,成为现在许多农药企业的重要市场布局策略。

    如今农资行业新化合物的创制愈发困难,一个化合物的研发投入成本已经达到了近3亿美元,需要11年的时间。长周期、高额费用等因素,让国内农化企业把目光纷纷转向热门的品类或者外企化合物登记即将到期的品类上。

    2018年,药肥、芸苔素内酯为代表的植调剂、特肥、精油为代表的助剂、种衣剂、围绕热门作物突出问题的产品品类(如杀螨剂、杀线剂)等,成为今年农资企业在市场高压下的品类聚焦以及创新的热点。

    不过现在的一个情况是,大多数农药企业产品线齐全,形成了杀菌剂、除草剂、杀虫剂多个产品线齐推的局面。虽然不少农药企业证件很丰富,但是产品太多,没有聚焦,僵尸证件也容易成为企业的负担。如何有效聚焦,盘活企业证件资源,是当下农药企业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毕竟面对如今的红海竞争和市场高压,分秒必争,转型和创新迫不及待。

    国内企业要么聚焦自己的核心优势品类,弱化其他板块,要么通过并购占据主要品类的主导地位。以利民股份为例,2017年收购河北双吉后,拥有40,000吨/年的代森类产品产能,完成对国内代森类杀菌剂市场的初步整合,使得国内主要代森类生产厂商形成合力,具备了在国际市场上与竞争对手进行抗衡的实力。

    而特肥在经历了这两年的洗牌后,一些之前进入的大肥企业开始退出,在2018年迎来了不错的局面。据了解,2018年,特肥行业体量增长50%,特肥企业平均增长20%?30%,品质提升、土壤修复与健康等的迫切需求,给包括生物菌肥、碳肥、土壤调理剂、中微量元素水溶肥、生物刺激素等功能性特种肥料巨大的发展空间,土壤修复也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特肥开始真正在终端落地生根。

    但是,对于热门品类,企业在决定是否进入时也需要谨慎。以今年尤其火热的精油为例,国内农药企业、特肥企业基本有一半左右都上了这个产品。但今年,D-柠檬烯(木本橙油、桔油的主要成分)已被登记为农药(杀虫剂),登记以后,国内那些销售未进行农药登记的橙油桔油存在巨大风险。因此,国内企业计划进入一个新品类时,要时刻关注该产品的登记状况,不然就可能面临如今推还是不推的尴尬局面。

    更重要的是,要聚焦产品本身,而不是跟风炒作,企业要回归到产品上去,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五

    消化库存

    消化库存成为2018年流通渠道端最大的压力,也是今年农资经营的重中之重。

    2017年开始,二维码就已经在企业端开始实施,新《农药管理条例》规定,2018年1月1日起,要求农药做可追溯电子信息码。新条例影响下,2018年经销商拿货积极性大大降低,零售商层面对于没有二维码的农药产品非常排斥。农资经销商和终端零售商要么选择上新品,要不就是卖“陈货”,清库存,这成为渠道端在2018年的主要工作内容。

    也因此,虽然今年原药、制剂价格上涨,但是从渠道端和终端的拿货积极性来看,企业铺货困难,不少企业的出货量和产量并没有增加,不少企业销售额的增长都是价格上涨带来的。经销商除了上新品,基本还是消化老库存。

    2018年经销商库存压力还来自于对过期农药的处理,以前过期农药检验合格还是能销售的,但新条例规定,现在过期农药就是劣质农药,不能销售了。对过期产品库存处理成本增加,这也是今年让经销商感受到压力比较大的。对于从厂家发过来的过期农药,已拆箱的不能退货,经销商只能自己消化掉。而大多零售商对于二维码和过期农药非常敏感和排斥,这些风险都需要经销商去承担。

    况且,虽然2018年上游涨价疯狂,但承担价格上涨的主要是渠道商和零售商,还未明显到达终端。即便有些传达到了终端,农户对此似乎并不太买单。渠道端面临产品进价上涨但销售价格难涨、成本大大上升,利润率下降明显、库存风险太大、增量困难的多方压力局面。

    库存压力大只是表象,不是依靠简单的促销就能解决,用户注重的还是经销商的综合实力。2019年,农资价格上涨将会全面下沉到终端,面对这种局面,经销商要考虑的是,如何深挖靶标用户需求,聚焦优势作物,放弃薄弱市场和弱势产品,靠服务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现在都在喊农资难做,2019年的农资只会更加难做,渠道端的大洗牌已经开始,并且提速,就看经销商怎么做。因为终端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你不努力去做,不做好服务,销售就会下降,甚至会被淘汰。

    关键词六

    农产品低迷效应

    2018年,农产品价格低迷带来的蝴蝶效应在农资行业表现尤其突出。在大宗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益持续走低、销售不畅,作物保护产品需求复苏缓慢的整体环境下,企业和经销商的经营和生存状况并不乐观。

    近几年尤其是今年的种植业,从经作到大田,农产品价格呈现普遍、持续的低迷。果蔬如苹果、葡萄、番茄、蔬菜等近几年价格一直深陷低迷漩涡,之前价格一直向好的柑橘在今年也开始出现了较大下跌,而大田如马铃薯、玉米、水稻等基本也不容乐观,大户赔钱跑路现象频发。今年农产品价格低迷的波及面之广,我想,不少的经销商和企业应该都深有体会。

    今年多地发生冻害,山东发生了严重的洪水灾害,山东、山西、陕西、河北、甘肃、广西等大面积种植果蔬的地区遭受了重大损失。大田为主的如东北、河南等地,农产品价格也很低迷。农产品价格低迷、销售不畅,农户对农资投入积极性和比例大幅降低。农产品不值钱,农资市场也不会好到哪里,首先减少的是对高价位农资产品的投入,对农资购买积极性大幅下降,何况是遇到天灾的地区,更是农资销售受创的“重灾区”。这是今年我们在多地调研得到的真实反馈。

    农产品价格低迷,让无论是企业层面还是经销商层面,都遭受了较大波及。直接反馈就是经销商层面,2018年全国各地都出现了经销商销售额因此下滑的现象。一些经销商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下降比例达10%-20%。

    有企业人士反馈,本来2018年企业预计能有40%多的增长,但差10%没有实现,主要就是农产品的影响,比如今年蔬菜价格低迷,苹果倒春寒等带来的蝴蝶效应,要高于原料价格上涨以及行业规范等带来的影响要大,因为农产品价格直接影响??用户端的投入。

    对此,企业的应对策略,应该是聚焦作物、聚焦产品、聚焦农户需求。只有当企业把产品做好了,做到极致了,成为农户农资投入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那么外界的影响并不是很重要。因为我国的农资企业虽然数量庞大,但是缺乏巨无霸企业,每个企业还只占据很少的市场份额,如果单个企业占的市场份额能达到2%-3%就已经很不错了。至少当下来说,中国的任何企业还不应该拿这些影响作为借口,我们依然需要提升自己,强大自身!

    关键词七

    农服元年

    2018年给行业人称为农服元年!

    “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成为当下传统农资企业、渠道商转型农服的真实写照。都知道要转型做农业服务,但是怎么做,如何做成为一个难题。

    农服即农业生产性服务,主要包括几方面:1.农事(耕种管收)服务;2.土地集约化服务;3.农技服务;4.农业种植解决方案一体化服务;5.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6.农业互联网、市场信息服务;7.农产品品牌打造及销售服务;8.农场经营指导性服务;9.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平台;10.农业金融服务。这里边大家谈的最多的是农事服务和农技服务。

    受农药化肥双减计划、环保高压、农产品价格低迷、终端用户需求转变等因素影响,传统农资经营方式陷入困境,单一卖产品的农资企业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而结合服务则更有利于农资产品的销售、也能捕获用户。农业服务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经销商战略转型的主流方向之一。

    有用农业服务来带动农资产品的销售,服务的目的是为了产品销售,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也有把服务当做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产品都是用来做服务的附属配套,例如现在的无人机打药、土地托管、统防统治等。

    现在,比较多的传统农资企业转型做农业服务,主要是卖服务和解决方案。但实际上,农服不单是为解决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问题而产生的,是推动农业向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智慧化发展的一系列农业生产性服务。因此,农服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是很大的。有权威人士预估,我国农业服务有超过一万亿的市场规模。

    这几年很多企业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通过成立公司或平台往综合农业服务方向发展,给农户提供产品资源、解决方案、金融、打药服务、保险等服务,这些企业或平台也会跟同行或者跨行的企业合作,从而走向整合。

    不论是大体量的化肥领域,还是农药领域,或是经销商领域,都不乏这样的案例和实践者,各派农资大佬纷纷砸重金布局农服领域也充分说明了:农业服务是大势所趋,更是市场的迫切刚需,势在必行!

    农业服务的路子和模式都在探索中,似乎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这里笔者有几点建议:1.做农业服务一定要深度围绕种植户的刚性需求,做好调研,不要内部思维;2.要深度聚焦区域,做好用户和客户密度,用密度思维做市场;3.深度聚焦作物,持续积累,做到专注和专业,我们越来越发现,做农业服务,越聚焦就越容易成功,越是追求大而全,反而会做不好。4.要实现农事服务一体化,要整合好种子、播种、药械、植保、水肥、收割、粮食收购等一体化的资源,让农户享受一站式的服务,开放性、资源整合很关键。

    当下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比拼,笔者认为不是比拼谁能快速占有市场,而是比拼谁能活的更久,谁能成为农业大变革的“剩者”,谁将会是胜者。最后,想重述一句:中国农业的出路在于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八

    两极分化

    2018 年的农资行业,两极分化现象十分明显,引起了不少企业以及经销商的关注和恐慌。

    从生产端到渠道端,农资行业两极分化速度明显加剧,处于优越地位的将更加优秀,落后的将被整合或者加速淘汰出局。

    上游生产端,农药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改革和环保持续高压下出现明显的两级分化,原料供应稳定的原药企业业绩得到大幅提升,2018 年,原料涨价给原药企业带来的销售额增长平均在10% 以上。制剂企业方面,有长期优质原料供应的制剂厂家表现较强势,但小规模制剂厂家原药供应受限,销量增长困难,加上环保压力,中小型制剂企业甚至面临破产局面。2018年,原药、环保等因素导致的农药企业两极分化愈加明显,优势企业与弱势企业的差距进一步凸显,弱势企业如果找不到有效支撑点,只能被淘汰出局。

    2018 年,也是经销商两极分化现象最为明显的一年。销量下滑的有,艰难支撑的有,淘汰出局的也有。新条例明确了农药经营者经销商和零售商的责任,2018 年经销商、零售商已经开始感受到压力了,2019 年将会更加明显。

    农资经销商面临的最大困惑和问题是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迷,农户购买力下降,渠道集体性迷茫,销量增加困难甚至下降。终端零售商面临的压力也在逐渐凸显,农药经营许可证办理困难,新条例对零售商的要求越来越高,农药涨价导致利润压缩,而服务成本上升。

    在接下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仅经销商增量困难将成常态,市场深耕成本上升,经销商分水岭正在加速形成,面对如今的形势,2019年开始终端零售店大规模倒闭潮将会上演。正如厚天农资王英奇所说的,农资零售确实很有前途,只是不会惠及所有人。那些经营素质好、模式棒的一定会越来越好,而那些体弱多病的则必然会越来越艰难,关键是我们这个行业中,有几个敢说自己没毛病呢?所以,倒闭的农资零售店定会越来越多!

    对于经销商来说,必须真正从用户需求出发,也必须重新梳理各个厂家的产品和价值,重组产品结构,调整方向了。

    在这一轮两极分化中,不仅企业的集中度会提高,经销商和终端零售商的集中度也会进一步提高,谁都无法逃脱这场洗礼,企业、经销商、零售商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将会逐渐改变。

    关键词九

    作物套餐和解决方案

    2018 年,是农资行业作物套餐和解决方案的真正推广落地之年。

    随着聚焦作物的升温,我国农资行业全面进入聚焦作物时代。结合产品定位,围绕不同作物做产品纵深,聚焦作物的套餐和解决方案成为越来越多农资企业服务落地乃至市场转型的主要手段。

    提起大单品,之前我们的理解多停留在单个产品上。而随着终端用户用药习惯改变以及省工省力的需求增加,以套餐组合形式的大单品逐渐成为了主流。真正意义上的套餐大单品,顾名思义,不以产品为主线,而是为了解决作物生产中的问题或者达到更好的增产提质效果,将合适的产品进行组合。套餐大单品的核心是,满足农户需求,弱化了单个产品价值,以解决农户问题为根本,从这点来看,很符合农资发展趋势。

    现在也不乏一些企业、经销商平台做套餐大单品收效很好的。农资行业也不乏一些过亿的套餐大单品操作案例。比如目前农资行业熟知并热切学习的对象绿业元,其在操作套餐大单品方面可以说是非常成功,2017 年芸保销售额达到7 亿,今年销售额接近18 亿,成为中国销售量最大的农药大单品。

    未来,围绕作物和土壤的套餐、解决方案将成为农资行业服务方式上升的主流。“从2013 年到现在,我们用了五年时间研发新剂型颗粒剂,今年下来了20 多个证件,2019 年正式上市。推出颗粒剂的出发点就是给用户提供省工省力的方案。”在今年全国植保会上,河北博嘉董事长王迎春给我们介绍了他们的这个创新项目。

    同样,诺普信的战略定位与作物息息相关,为种植者提供高价值植保产品和服务,以习得单一作物的专业能力以及服务客户的经营能力战略路径,以大品、套餐作为单一作物专业服务的关键抓手,让终端用户更信赖。

    这种变化是从上往下的,2018 年农资经销商层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发现,传统的单品销售和推广力度下降了,相应的,套餐、方案包推广销售增加,并促进标准化发展;聚焦作物,以作物健康组建产品线;以高档农药带动方案包的销售。做套餐和解决方案,如果还停留在简单的产品组合,单纯为了更好销售产品,那么市场终究是不会买单的。

    如今的农资市场形势,要求企业和经销商重新再定位,要明白我们所服务的靶标客户是作物,而不是零售商。因此从作物角度出发,深入挖掘作物痛点和需求,这样研究出来的套餐和解决方案才有意义。

    比如围绕作物痛点、关键节点需求的解决方案和套餐;比如能够让农民省工省力的套餐,比如能够解决土壤问题的方案套餐等,这才是终端靶标用户的真正需求。

    关键词十

    产销分离

    产销分离成为越来越多农资企业的战略方向和主要动作。产销分离,即企业减少在实际的生产、加工等基础层面的投入,转而以研发、营销、品牌为核心,这样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单独成立公司,成为过去几年尤其是今年众多农资企业的主要动作。为什么要产销分离?单纯的只围绕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了,将生产和销售分离,单独成立农服公司、作物保护公司等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

    据了解,去年到今年,国内企业如江西正邦、江西禾益、河北博嘉等纷纷进行了产销分离。江西正邦成立江西正邦农业科学研究院,江西禾益成立江西禾益作物科学管理有限公司、江西禾益肥料有限公司,河北博嘉成立的河北千百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等。

    早在2015年,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剥离制剂业务,成立四川利尔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明智且迅速地做出了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与战略布局的调整。今年河北博嘉成立的新公司千百季,将承担服务、销售、研发,博嘉只负责生产,并且千百季成为河北博嘉的母公司。未来五年之后,可能要考虑综合农业服务。

    谈到制剂企业转型,这几年很多企业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今年很多制剂企业压力特别大,原料上涨、利润压缩,这种形势下,要么发展做规模,要么转型、创新(产品、服务)。河北博嘉董事长王迎春说到,“未来千百季也会跟同行或者跨行的企业合作,因为未来是一定要走向整合的,要往综合农业服务方向发展。”

    其实不仅是农药企业,肥料企业这种现象和案例也不在少数。各大肥企纷纷成立单独公司,转型服务、农业综合服务平台等。单独成立的公司大多承担起了服务、研发、销售的功能,这说明现在的农化企业做市场,不仅要懂生产,更要懂市场、懂服务靶标(作物)的需求,生产出来适合作物需要的优秀产品,提供客户需要的相关服务,这也是当下农资企业在回归的方向,回归到企业本质上去,沉淀下心来,认真做事,脚踏实地服务中国农业!

 

作者:农资与市场杂志编辑:xwbj1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河北德瑞化工有限公司

冀ICP备13001998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石家庄